王阳明心学30句名言|知行合一、致良知精髓全解析!

最后更新 :2025-09-20 21:13:10

序号

名言内容

作者

年份/出处

1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

1518年(平三浰匪患时)

2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

《传习录》

3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1527年(天泉证道)

4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

1529年(临终遗言)

5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传习录》

6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1509年(龙场悟道后)

7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传习录》

8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

《传习录》

9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传习录》

10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阳明

《传习录》

11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阳明

《传习录》

12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王阳明

诗作《咏良知》

13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

1508年(龙场悟道)

14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王阳明

《传习录》

15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

《传习录》

16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教条示龙场诸生》

17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

《传习录》

18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阳明

《传习录》

19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

王阳明

《传习录》

20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21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

《教条示龙场诸生》

22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王阳明

《传习录》

23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王阳明

《传习录》

24

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王阳明

《传习录》

25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王阳明

书信(年份不详)

26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

王阳明

《教条示龙场诸生》

27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

王阳明

《传习录》

28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王阳明

《传习录》

29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

军事策略(1519年平宁王之乱)

30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

王阳明

《传习录》

31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王阳明

《传习录》

32

人惟患无志,不患无功。

王阳明

《传习录》

33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王阳明

《传习录》

34

常快活便是功夫。

王阳明

《传习录》

35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

1518年(平三浰匪患时)

36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王阳明

《传习录》

37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

王阳明

《传习录》

38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王阳明

《传习录》

39

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

王阳明

《传习录》

40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王阳明

《传习录》

41

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

王阳明

《传习录》

42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

王阳明

《传习录》

43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王阳明

《传习录》

44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王阳明

《传习录》

45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

王阳明

书信(年份不详)

46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

王阳明

《传习录》

47

绝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

王阳明

诗作(年份不详)

48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49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

王阳明

《传习录》

50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王阳明

《传习录》


王阳明心学名言精选(51-100)​

序号

名言内容

作者

年份/出处

51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

《传习录》

52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

王阳明

《传习录》

53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

王阳明

《传习录》

54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王阳明

《传习录》

55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

王阳明

《传习录》

56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真。

王阳明

《传习录》

57

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58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59

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

王阳明

《传习录》

60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王阳明

《传习录》

61

知善知恶是良知。

王阳明

《传习录》

62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传习录》

63

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王阳明

《传习录》

64

致知在格物,格物在诚意。

王阳明

《传习录》

65

以诚意为主,万物皆由此而见。

王阳明

《传习录》

66

做功夫寻求良知要超脱才可获得真知。

王阳明

《传习录》

67

无私心即是道。

王阳明

《传习录》

68

事上磨练得力,才是真学问。

王阳明

《传习录》

69

知行合一的功夫是锻炼心性的关键。

王阳明

《传习录》

70

无我之心即是圣人之心。

王阳明

《传习录》

71

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阳明

《传习录》

72

心即理,道即良知,致良知即是道。

王阳明

《传习录》

73

心之良知是谓圣。

王阳明

《传习录》

74

良知是心之本体。

王阳明

《传习录》

75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王阳明

《传习录》

76

君子之学,求尽吾心焉尔。

王阳明

《传习录》

77

格物致知,自诚意始。

王阳明

《传习录》

78

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

王阳明

《传习录》

79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王阳明

《传习录》

80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王阳明

《传习录》

81

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

王阳明

《传习录》

82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

王阳明

《传习录》

83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

王阳明

《传习录》

84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失。

王阳明

《传习录》

85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

王阳明

《传习录》

86

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王阳明

《传习录》

87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王阳明

《传习录》

88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

王阳明

《传习录》

89

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

王阳明

《传习录》

90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王阳明

《传习录》

91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灭了。

王阳明

《传习录》

92

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志只是念念学存此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93

心之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只有一个。

王阳明

《传习录》

94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

王阳明

《传习录》

95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王阳明

《传习录》

96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

王阳明

《传习录》

97

但得此心纯乎天理,则无往而不美。

王阳明

《传习录》

98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

王阳明

《传习录》

99

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

王阳明

《传习录》

100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

王阳明

《传习录》

 

序号

名言内容

作者

年份/出处

101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 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传习录》

102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王阳明

《传习录》

103

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 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

王阳明

《传习录》

104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05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 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王阳明

《传习录》

106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失。​

王阳明

《传习录》

107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 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

王阳明

《传习录》

108

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王阳明

《传习录》

109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王阳明

《传习录》

110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 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

王阳明

《传习录》

111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王阳明

《传习录》

112

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王阳明

《传习录》

113

心之良知是谓圣。​​ 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人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14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灭了。​

王阳明

《传习录》

115

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志只是念念学存此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116

心之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只有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

王阳明

《传习录》

117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 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王阳明

《传习录》

118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阳明

《传习录》

119

良知是心之本体,​​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人人皆有。

王阳明

《传习录》

120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 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王阳明

《传习录》

121

但得此心纯乎天理,则无往而不美。​

王阳明

《传习录》

122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 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累其心。

王阳明

《传习录》

123

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 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尘沙能得几时留滞?心体上一旦着了一念留滞,则所有的念头都被遮蔽了,此心就不再光明。

王阳明

《传习录》

124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传习录》

125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传习录》

126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 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

《传习录》

127

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王阳明

《传习录》

128

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一暴十寒,未有能生者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29

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王阳明

《传习录》

130

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其或有昧焉者,不可以责之其心,而当责之其习。

王阳明

《传习录》

131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32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33

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盖格物致知者,至诚意之事。

王阳明

《传习录》

134

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 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意,自然有物来顺应之功。

王阳明

《传习录》

135

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也;​ 道必学而后明,非外学以求明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36

学者当务为急。​​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王阳明

《传习录》

137

心体透明,常在腔子里。​

王阳明

《传习录》

138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39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王阳明

《传习录》

140

良知是造化之枢机,​​ 舍此而他求,是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舍本求末了。

王阳明

《传习录》

141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王阳明

《传习录》

142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真个是灵丹妙药。

王阳明

《传习录》

143

良知本是中和之体,静而无染,动而自然。​

王阳明

《传习录》

144

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 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王阳明

《传习录》

145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46

夫良知之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

王阳明

《传习录》

147

以良知为准则,不以众人的是非为是非。​

王阳明

《传习录》

148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

王阳明

《传习录》

149

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 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不是了当。

王阳明

《传习录》

150

学者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良知而扩充之;​ 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良知而克治之。

王阳明

《传习录》

151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王阳明

《传习录》

152

良知是个是非之心,良知只是一个,​​ 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

王阳明

《传习录》

153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王阳明

诗作

154

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阳明

《传习录》

155

良知是心之本体,是天理,​​ 它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王阳明

《传习录》

156

若良知一提醒,而即克去私意,便是行了。​

王阳明

《传习录》

157

心之本体,无分于动静。​​ 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静而后能动,动而后能静。

王阳明

《传习录》

158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非自外得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59

夫良知者,天地之灵气,而人之性命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60

良知是一种本能的道德意识,​​ 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内在标准。

王阳明

《传习录》

161

心体上不可有一毫私欲,私欲是良知的蔽障。​

王阳明

《传习录》

162

致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其亲,而孝矣;​ 致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其君,而忠矣;致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其友,而信矣。

王阳明

《传习录》

163

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功夫之难十倍,​​ 非得良友时时警发砥砺,则其平日之所志者,鲜有不潜移默夺,驰然日就于颓靡者。

王阳明

《传习录》

164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65

此心纯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若外面要添一分,似此心还有不足处。

王阳明

《传习录》

166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深则流不久,根不固则叶不茂,命不长则气不盛,帅不立则兵不乱。

王阳明

《传习录》

167

良知之体,皎如明镜,略无纤尘,​​ 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事随,无善无恶”也。

王阳明

《传习录》

168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王阳明

《传习录》

169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真。​

王阳明

《传习录》

170

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凡事之所为必有其物。

王阳明

《传习录》

171

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 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王阳明

未知

172

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 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王阳明

未知

173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王阳明

诗作

174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王阳明

未知

175

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王阳明

未知

176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

未知

177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未知

178

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 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王阳明

未知

179

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王阳明

未知

180

思是良知之发用。​​ 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王阳明

未知

181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未知

18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王阳明

未知

183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 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

未知

184

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王阳明

未知

185

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 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王阳明

未知

186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阳明

未知

187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未知

188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王阳明

未知

189

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王阳明

未知

190

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 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王阳明

未知

191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

王阳明

未知

192

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

王阳明

未知

193

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王阳明

未知

194

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 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王阳明

未知

195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

未知

196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王阳明

未知

197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未知

198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未知

199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王阳明

未知

200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阳明

诗作

 

- END -

本文链接:
https://www.bufushiguang.com/jingdian/2025-09-20/171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32296119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结婚纪念日文章,结婚周年唯美散文

结婚纪念日文章,结婚周年唯美散文

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从1991.04.28至2022.04.28,我们携手走过了31个春夏秋冬,悄然间已...

女生交友宣言最吸引人句子(适合女生的爱情交友宣言)

女生交友宣言最吸引人句子(适合女生的爱情交友宣言)

女生交友宣言最吸引人句子11、路灯下有两个影子,一个是我的,另一个也是我的。2、以后逛街...

新恋爱时代经典语录(新结婚时代经典台词句子)

新恋爱时代经典语录(新结婚时代经典台词句子)

1、男人是可以被改变的,但是在女人改变的基础之上。2、你奋不顾身爱的那个人,可能是最不...

一句话返程心情的句子(旅行返程心情说说的句子)

一句话返程心情的句子(旅行返程心情说说的句子)

1、转眼间假期就结束了,好想让时间过的慢一点,好想让假期可以长一些,这样就可以多一点时间...

打动人心的爱情句子,最简短最深情的一句话

打动人心的爱情句子,最简短最深情的一句话

1.一屋两人,一日三餐,四季有你,这就是爱情最好的归宿。2.以后你的手我来牵,你的泪我来擦,你...

文雅有内涵的诗句(优雅很小众又有深度的诗句)

文雅有内涵的诗句(优雅很小众又有深度的诗句)

1、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

跨年文案配图唯美2022(适合新年的简短唯美文案)

跨年文案配图唯美2022(适合新年的简短唯美文案)

1.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没关系,都翻篇了。2.今年我们一起等跨年的烟花,明天就一起等来年的...

史进的故事(富二代九纹龙史进)

史进的故事(富二代九纹龙史进)

史进在《水浒传》中是出现的第一个梁山好汉,有人认为他不够出彩,为什么还能第一个出现。我...

适合初夏的朋友圈文案,初夏的唯美句子

适合初夏的朋友圈文案,初夏的唯美句子

悠然初夏,灿然清新;悦动步伐,距离拉近。笃定前行,解锁缤纷色彩。在夏天,我们吃绿豆,桃,樱桃和...

生病发朋友圈让人心疼的图片(一个人生病孤独心酸的朋友圈说说)

生病发朋友圈让人心疼的图片(一个人生病孤独心酸的朋友圈说说)

1/一个人生病了,我会不自觉地落下泪来2/我住院了你不知道,我生病了你不知道?3/脸色是那么憔...

孔组词语(带孔的成语大全)

孔组词语(带孔的成语大全)

第一个字是孔孔武有力、孔孟之道、孔席墨突、孔席不暖、孔怀之亲、孔壁古文、孔怀之重...

放松心情简单一句话感悟(能够让人放松心情的人生说说)

放松心情简单一句话感悟(能够让人放松心情的人生说说)

一、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

销售语录经典语录,做销售的励志话语

销售语录经典语录,做销售的励志话语

1销售三部曲:做人,做事,成交!2.销售的第一步就是把产品销售给自己。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

笛福名言,丹尼尔·笛福20则经典语录

笛福名言,丹尼尔·笛福20则经典语录

1、世间万物,只有有用处的,才是最宝贵的。2、我们今天所爱的,常常是明天所恨的;今天所追求...

放松心情的诗句(心情愉悦的唯美古风诗词)

放松心情的诗句(心情愉悦的唯美古风诗词)

《与小女》唐middot;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