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如春梦了无痕,事如春梦了无痕意思下一句

最后更新 :2022-09-19 09:40:09

事如春梦了无痕
清同治13年(公元1874年)的苏州街头,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中年书生兴冲冲走过。

他叫杨引传,江苏吴县人,自号独悟庵主,典型的读书人,酷爱收集文玩字画。

就在刚刚,他在角落的地摊上收罗到一本有些残破的小册子,叫《浮生六记》,看上去是本破旧的手稿,打开一看,颇觉别有洞天,行文流畅,字字珠玑,只可惜它不是完本,六记仅存其四。

光绪3年(公元1877年),市面上出现了一部叫《独悟庵丛钞》的书籍,这是一本笔记著作合集。杨引传从地摊上搜罗回来的《浮生六记》赫然出现在其中。当然,残缺不全,只有四记。这是《浮生六记》第一次被付印出版。

杨引传并不知道,他从地摊上淘回来的这部书稿,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全书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个部分,后两记遗失。

现在看到的版本中,四记之后还有新增加的两卷,叫做《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据说是浙江南浔人王文濡请人撰写的,也有说是黄楚香所写。

另一种说法认为,只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和《坎坷记愁》三卷是原作,其他三卷均为后人续写。

不过,如果我们只是进行文学欣赏,而不是进行文学史研究的话,这个问题倒也不用深究。

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生于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江苏苏州人氏。他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崇尚高雅美好,对庸俗浅薄深恶痛绝。

沈家本是书香门第,但是到了父亲沈稼夫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父亲没有官职,也没有长期固定的职业以赚取家用。平常游走于各地担任幕僚,就是官府的临时文员。

沈复也曾跟随父亲外出求学,但一辈子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又因为一些家庭变故,生活上经常会“移东补西,左支右绌”,偏偏生性“多情重诺,爽直不羁”,喜欢呼朋唤友、吟诗作画,所需用度,“不免质当”,倒也颇有李太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放诗人做派。

因为没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家庭生活日渐窘迫。有时需要写字、作画换钱,出门游历时也会顺便做些贩运,所以有人说他是画家,有人说他是商人,而他也曾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担任幕僚。

沈复生在一个士族文人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诗书礼仪的教育,工于诗赋书画,作品传世不多,仅有的几件书画作品还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这本《浮生六记》,得到了林语堂、俞平伯等著名学者的极大赞赏。

文笔的独到精妙毋庸赘述,其中呈现的“情趣之美”、“雅致之美”和“深情之美”更是为后来的阅读者广为称道和传颂,下面让我们从三个主题点来一起了解一下文章之美。

1 只愿君心似我心

《闺房记乐》是本书的第一卷,主要讲述沈复与陈芸夫妻二人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沈复与陈芸就像《长干行》里关于青梅竹马的描写一样,幼年时就是玩伴。

陈芸是沈复的表妹,四岁丧父,家贫无依,但天生聪颖,才思隽秀。刚识字便自学《琵琶行》,沈复看到她吟咏的诗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开始心向往之。

沈复眼里十三岁的陈芸是这样的,“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读到这里,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宝玉初见黛玉时的样貌情形。通读全书后不禁感叹,《浮生六记》被称为“小红楼”自有它的道理。两小无猜的感情,一直能够心心相印、长相厮守,多么令人期待!

订亲那日晚饭后有亲戚离去,沈复跟着长辈去送行,回来时肚子饿了,四处翻找食物。却发现陈芸瞒着其他人,为他偷藏了一碗热粥和小菜,不想沈复吃的时候被堂兄撞破,堂兄笑话陈芸说“藏此专待汝婿”。

当时二人还都只有十三岁,仅仅是订了婚,被堂兄这样笑话,羞愤地各自散去。正式完婚后,这件事却成了二人谈笑的佳话。

清乾隆45年(公元1780年)1月,18岁的沈复与陈芸举行了婚礼,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正是含情怀春的时节,两情欢爱,自不必细说。

沈复自己这样说,“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于是,芸的知书达理、贤淑乖巧日渐显露,芸的才思敏捷、伶牙俐齿更是深得沈复的喜爱,二人嬉笑无羁,亦能相敬如宾。

陈芸对沈复是依恋的,否则不会有藏粥、请人绘月老像、女扮男装同游、倾力助沈复纳妾这桩桩件件;沈复对陈芸又何尝不是难以割舍呢?否则他不会精心刻制“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不会与陈芸有来世之约,不会有“年愈久而情愈密”的感受,更不会有“实则同行并坐”、出则成双结对的行为了。

好的爱情不仅要不离不弃,而且要棋逢对手,有理解,有默契,有会心一笑,有牵挂终生。看了沈复、陈芸共同演绎的《闺房记乐》,不禁让人深信,他们做到了。

2 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闲情记趣》这一卷里,让我们看到了沈复、陈芸两个人的心灵手巧。相同的爱好,对雅致的共同追求,以及相互间的欣赏和认同,让两个人的生活在他们自己手里变得极富情趣。也许在有的人眼里,他们做的都是些无聊和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是他们二人却乐此不疲。

沈复爱花成癖,喜好修剪盆景花木。陈芸就陪他去捡各种类似山峦色泽纹理的石头,用胶水粘结在一起,再把边角料石头捣碎,用粉末遮盖粘连的痕迹,叠在长方泥盆中做成盆景。

盆中再种植纤小的白色浮萍,假山石上种植云松,二人一起筹划哪里搭建水阁,哪里设置茅草亭,哪里垂钓,尝试要做出蓬莱仙阁,两个人在一起玩的其乐融融。

插花的时候,会自己制作一些小昆虫标本固定在上面,显得栩栩如生的样子。

二人一起制作了扁豆缠绕、绿荫满窗的“活屏风”;还把茶叶放在荷花蕊里蘸取露水和香气,使茶水更加清香;把沉香蒸制,放在铜架上烘烤,便会幽香而无烟。

更有大手笔是彻底改造寄居的萧爽楼,把这里变成了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吟诗、作画、饮酒、制印,高朋满座,妙论不绝。《陋室铭》有云:“斯是陋室,唯我德馨”,可以作为这一景的美好写照了。

看着文中一段段心有灵犀的奇巧故事,看着那些风趣暖心的机敏对答,看到沈复外出时的归心似箭,看到陈芸独守空房的度日如年,任谁都会想起林语堂对文章及陈芸的评价,称陈芸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子”。

在《闲情记趣》这一段里,我们分明看到两个追求雅致的青年男女,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生活变得充满情趣和格调,反映出不肯流于庸俗的品格。

即便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追求浪漫、追求品味的心始终是激越的。可以简单生存,绝不平庸生活,也充分体现出两个人饱含着的理想主义者情怀。

3 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活不会一路坦途,也会有波折坎坷。可怜的沈复面对的又是怎样的坎坷呢?在《坎坷记愁》这一卷里,就描述了一个家破人亡却手足无措的不幸者。

贫穷、疾病和亲人的厌弃,就像木头里的蛀虫一样持续啃噬着沈复与陈芸的生活。

贫穷是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因为沈复失和于家族,陈芸失欢于公婆。

朋友借贷,沈复仗义作保,朋友失信,沈复倒霉背锅;弟弟借贷不还,沈复、陈芸出力不讨好;公公娶妾,婆婆迁怒陈芸;弟媳挑唆,使沈复、陈芸被赶出家门。断绝了家族的接济,两人的生活举步维艰。

其二则是沈复的好逸恶劳造成。

老实说,沈复这个浪漫主义者真的很不上进,陈芸为了满足沈复追求诗意生活的愿望,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为了换取金钱赶工刺绣《心经》,导致陈芸病体沉重,只能依靠典当支撑吃穿用度,却连求医问药的钱都没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情趣盎然的生活终于被过成了鸡零狗碎,然而灾难并未就此结束。

嘉庆8年(公元1803年)3月,年仅41岁的陈芸因心血耗尽,在愁苦中离世。

书中写到,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看到这里,怎不令人捶胸顿足、潸然落泪?

与之相比,因家贫致使女儿青君14岁嫁入王家做童养媳,失去父母疼爱,只是家破的前兆;而儿子18岁亡故,更是在沈复心头的伤口上再戳了一刀。

哀莫大于心死,沈复的心应该是在陈芸离世那一刻彻底破碎掉了,陈芸不仅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的灵魂伴侣。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阴阳相隔,让沈复沉醉的雅、趣、乐从此都不再有。一个人两眼空洞、目中无神地坐在那里,他的脑海里飘来飘去的身影,始终是那个“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的小女孩儿吧?

“每当心痛过一秒,每回哭醒过一秒,只剩下心在乞讨,你不会知道。”

这是许茹芸《如果云知道》里的歌词,沈复心里心心念念乞求的,一定是再次见到聪颖伶俐的陈芸笑吟吟地站在自己面前,可是这样的画面终将只能在梦里出现了。

沈复的心里饱受煎熬,从小到大的一幕幕总是浮现在眼前,欢乐、哀愁,不停地交织翻涌,可是又怎么能够放下?

至嘉庆13年(公元1808年),历经5年的愁思,沈复完成了《浮生六记》,这时沈复的心里,也许终于有了一丝慰藉。

《浪游记快》是《浮生六记》的第四卷,主要记录了沈复前半生游历名山大川、幽林空谷等各种妙境的游记,包括后面的两卷里,都不再有对陈芸的描述了。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果说真能让沈复放下万种愁思的,可能只有那山、那水、那泉、那云了。

卷五的《中山记历》据称是沈复出使琉球(今之日本)的旅行记录,有研究者认为是其他人篡改了李鼎元《使琉球记》的作品;卷六《养生记道》记录的是沈复修身养性、忘却愁苦的养生之法,然而有研究者证据确凿地指出,该文系他人抄袭《聪训斋语》和《求阙斋日记类钞》所作。故而,这两卷的内容就不做多的介绍了。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无论沈复历经了怎样的动心、惊艳、情浓、心碎,无论他满心遗憾、痛惜、心如死灰,还是后来渴望寄情山水、试图放下所有一切,他唯一不会后悔留下了这本《浮生六记》。

他经历的是一场梦,是美梦与噩梦的交织。但是至少,他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一件瑰宝。这部脍炙人口的《浮生六记》,就像是那场淡雅恍惚、却流芳千古的梦的残痕。

- END -

本文链接:
https://www.bufushiguang.com/jingdian/2022-09-18/47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32296119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师徒情谊的句子经典(徒弟感谢师父的暖心句子)

师徒情谊的句子经典(徒弟感谢师父的暖心句子)

前言:小女孩意玄,有位大哥哥,这位大哥哥非常厉害,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因缘的转换,这位大哥哥成了...

真心话大冒险问题500个(100个的真心话大冒险问题句子)

真心话大冒险问题500个(100个的真心话大冒险问题句子)

1、你觉得最敏感的部位是哪里?2、到目前为止写过多少封情书?3、洗澡洗到一半没水了怎么办?4...

老公我想你了说说(想老公的心情短句)

老公我想你了说说(想老公的心情短句)

1、老公今天就要走了,每次都这样,要离开的前一天开始话少,做好多家务,知道他心里舍不得宝宝...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摘抄,又短又好的现代诗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摘抄,又短又好的现代诗

繁星(七一)这些事一﹣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诗意:指几时在月明...

海的文案短句干净治愈(大海治愈心灵的文艺句子)

海的文案短句干净治愈(大海治愈心灵的文艺句子)

*向海风许愿,在山海相见*星辰大海*ડꫀꪖડⅈᦔꫀ*一场海边的旅行~*日落映着橘色的海*ˡᵉ...

普通话规范字手抄报内容(推广普通话一段话)

普通话规范字手抄报内容(推广普通话一段话)

1、学好普通话,不会闹笑话2、讲好普通话,事事好说话3、外国宾朋到中国,到了中国学汉语。汉...

看破红尘的诗句(形容看破红尘大彻大悟的句子60句)

看破红尘的诗句(形容看破红尘大彻大悟的句子60句)

1.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2. 每日清闲自己知,红尘之事若相离。3. 麝因香重身先...

致自己短句6-8个字,走心干净短句

致自己短句6-8个字,走心干净短句

1. 付出努力,追逐梦想。2. 每天进步,积累成长。3. 勇敢拥抱,迎接挑战。4. 坚持信念,不言放...

适合各种心情的句子短句(适合心情好时的短句)

适合各种心情的句子短句(适合心情好时的短句)

1.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乱了。静静的过...

相亲相爱的贬义词(相亲相爱的贬义词 解释)

相亲相爱的贬义词(相亲相爱的贬义词 解释)

相亲相爱,贬义词是【反目成仇】【琴瑟失调】【貌合神离】  典故出处  明·王世贞《鸣凤...

给好朋友道歉的话,向朋友真心道歉的句子

给好朋友道歉的话,向朋友真心道歉的句子

让你生气让你忧,我心跟着也烦忧,惹你不悦是我错,道歉迟来愿消愁,回忆你我情谊厚,争吵时常也...

关于假期的句子(假期文案短句干净治愈说说)

关于假期的句子(假期文案短句干净治愈说说)

1、从前有群人总是一起放假,现在这群人放假的时间都不一样了。2、旅行,会让你成为了一个...

努力奋斗的话语,激励人奋进的短句

努力奋斗的话语,激励人奋进的短句

1、努力追上那个厉害的你,曾经被附予厚望的自己。2、你大好青春,你怕什么,尽管往前跑。3、...

适合心情低落的诗句有哪些(心里压抑憋屈的心情诗句)

适合心情低落的诗句有哪些(心里压抑憋屈的心情诗句)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2、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3、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

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写老师的千古名句

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写老师的千古名句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处: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 摇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