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及翻译赏析

最后更新 :2025-09-15 19:50:15

序号

名言

出处

译文

赏析

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外篇·知北游》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很快就过完一生了。

此句演化为成语“白驹过隙”,比喻时光易逝,借以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

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庄子以鱼喻人,说明在困境中以微薄之力互相帮助固然感人,但不如各自回到广阔天地,自由生活,忘却彼此。后常以“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

3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庄子·杂篇·列御寇》

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

此句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比作险恶的山川,强调人心难测。

4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

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庄子强调面对无法改变的困境,安然接受、顺应自然,是极高的德行。

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内篇·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使自己精疲力竭!

此句并非鼓励不学习,而是提醒人们应顺应自然,不苛求自己掌握所有知识,避免徒劳无益。

6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庄子·大宗师》

互相看着笑了笑,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形容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的朋友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状态。“莫逆之交”成语由此而来。

7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外篇·田子方》

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和愚钝,肉体的死亡倒还是其次的。

强调精神消亡远比肉体死亡更可悲,体现了庄子对精神自由和生命活力的重视。

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真正的友谊恬淡自然、真诚持久;建立在利益上的交情虽甜腻却容易断绝。

9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外篇·秋水》

对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因为它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

比喻人的见识受其所处环境和经历的限制,无法理解认知范围以外的事物。

10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内篇·逍遥游》

修养最高的人忘掉自我,神人无意求功,圣人无意求名。

这是庄子推崇的理想人格境界,忘却物我、功名、利禄的束缚,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

11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外篇·天道》

保持淳厚朴素的天性,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他媲美。

庄子认为自然朴素、不加雕饰的美是最高层次的美,超越了所有人为的、华丽的美。

12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内篇·齐物论》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通过对比,说明大智慧与耍小聪明、宏大言论与琐碎言语的区别,倡导追求大道与豁达的人生境界。

13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

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强调面对无法改变的困境,安然接受、顺应自然,是极高的德行。

14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内篇·逍遥游》

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清透,容态轻柔婉约如同未出嫁的女子;不吃五谷杂粮,只是吸风饮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

此句描写了一位天生丽质、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形象,她是庄子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是庄子绝对自由理想境界的人格化和具象化。

15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外篇·胠箧》

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被逮到了一定会按律治罪,罪行严重的甚至还要判死刑。但是那些大偷大到偷窃整个国家的人则不但不会被治罪,而且还能成为诸侯称霸一方,受世人景仰。

庄子此句一针见血,揭示了“家天下”的本质特征,清醒地看到了专制宗法制带来的消极影响,客观上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16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庄子·杂篇·盗跖》

古时侯,有个叫尾生的男子和心上人在桥下约会,等到河水上涨,女子还没有来,尾生为了不失信,抱住桥柱而被河水淹死。

典出《庄子·盗跖》,后用“尾生抱柱”一词比喻坚守信约,至死不渝或固执而不知变通的守信。

17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杂篇·外物》

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此句说明只有潜心修道才能达到忘言的境界,才能通达自然之道。

18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庄子·内篇·人间世》

幸福轻似羽毛,而且没有人知道如何获取;祸患重如大地,也没有人知道怎么躲避。

反映了人们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态度。

19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庄子·内篇·人间世》

做任何一件事情,开头的时候总是比较简单,而到事情快要结尾的阶段,想要完成原来预期的计划,达成预期目标,就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了。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后来,这句话也被人们引申为:任何前程远大的事业,尽管在最开始的时候微不足道,但是完成的时候一定会变得非常巨大。

20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杂篇・徐无鬼》

狗不能凭借善于狂吠就被判定是好狗,人不能仅凭能说会道就被视作贤能。

此句以狗喻人,告诫人们,评判他人不能只看言语表达。能言善语虽好,但贤能更体现在品德、能力与实际行动中。

2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内篇・齐物论》

有大智慧的人,心胸宽广豁达;只有小聪明的人,总是在细微之处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气势宏大如熊熊烈火,令人信服;而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碎繁杂,说个没完。

大智慧者不拘小节,以广阔视角看待世界;小聪明者目光短浅,纠结于琐碎。大言蕴含真理,能启迪人心;小言则多为口舌之争,毫无价值。

22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庄子·外篇·知北游》

腐朽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新奇的东西,而新奇的东西也可以转化为腐朽的东西。

此句阐述了事物的相对性,在有的场合,神奇的有价值的东西会变得毫无价值;而腐朽毫无价值的事物,在某些场合则显得无比珍贵。

23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庄子·杂篇·让王》

能够尊重生命的,并不因为富贵而伤害身体,也不因为贫贱利禄来劳累形体。

此句体现了庄子“贵生”的思想,强调生命重于一切,与生命相比,名利富贵都是微不足道的,表现出庄子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自由。

24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 ,见利而忘其真。

《庄子·外篇·山木》

看见一只蝉,正因获得美妙的树阴而忘了自己的身体;有一只螳螂正抬起它的前臂准备捕捉蝉儿,看见猎物而忘记了自己的形体;那只奇异的鹊试图从中牟利,见利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性。

蝉、螳螂、异鹊只看见眼前利益而不知身后的隐患,庄子以此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相互关联,相互牵累,就像利益与危害、福与祸都会相互转化,因此世人不可“见利忘形”“见利忘真”,贪恋于外界事物而使自我丧失。

25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

《庄子·外篇·骈拇》

天下人都牺牲了,那些为仁义而牺牲的,世俗称之为君子;那些为货财而牺牲的,世俗称之为小人。

为“仁义”牺牲也好,为“货财”牺牲也好,在庄子看来,这都是对人生命的扼杀,出于对生命的悲悯,他提出了反战的主张,认为生命应高于仁义,站在生命尊严的基点上,反对战争。

26

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庄子·杂篇·庚桑楚》

能吞下大车的野兽,如果孤身离山,就免不了网罟的灾祸,吞舟的大鱼如果离开了水,蚂蚁也能欺负它。

庄子借庚桑楚之口,表达了“全其形生”的观点,庄子认为,一切形体、生命都应顺应自然的生存环境,以保全自己得之于天的形体。

27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庄子·列御寇》

灵巧的人多劳累,聪明的人多忧虑,没有才能的人没有什么追求,吃饱了饭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系缆的船一样漂荡。

表达了庄子对无为、自在状态的向往,认为摒弃机巧和智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28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大宗师》

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参与和干预的,这都是事物的常理。

认为人的生死如同自然现象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人应坦然面对。

29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逍遥游》

鹪鹩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偃鼠到河里饮水,不过喝饱肚子。

比喻人的实际需求有限,不应贪得无厌,应知足常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非物质上的富足。

30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

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以下是《庄子》中150条名言的补充整理(序号接续首轮25条,新增40条),严格按书籍引用格式标注,并基于战国思想背景统一年份为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庄子活动时期):

序号

名言原文

出处

译文

赏析

26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大道被微小的成就遮蔽,真言被华丽的辞藻掩盖。

批判功利主义对本质的扭曲,提醒人们超越表象洞察真理。

27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外篇·逍遥游》

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昼夜更替,夏蝉不知春秋四季。

喻认知受时空局限,倡导突破自身局限追求更高境界。

28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庄子·内篇·德充符》

人不用流水照影,而用静水为镜。

以水喻心,强调内心宁静方能明察事物本质。

29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庄子·外篇·知北游》

腐朽可化为神奇,神奇亦可复归腐朽。

揭示万物转化的相对性,破除对“永恒价值”的执念。

30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外篇·至乐》

最高境界的快乐是无所谓快乐,最大的荣誉是不追求荣誉。

主张超脱世俗标准,回归自然本真。

31

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

《庄子·杂篇·庚桑楚》

能吞车的巨兽离山落单,难逃罗网之灾。

强调顺应环境保全天性,脱离本然处境则危机四伏。

32

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

《庄子·外篇·达生》

忘记脚的存在,鞋子就舒适;忘记腰的存在,腰带就合适。

比喻放下主观执念方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33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庄子·杂篇·庚桑楚》

不能宽容他人者无人亲近,无人亲近者终被世人抛弃。

揭示包容心是维系人际关系的根本,狭隘导致孤立。

34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

《庄子·外篇·山木》

蝉贪图树荫忘身险,螳螂捕蝉忘身后鹊。

讽喻见利忘危的短视行为,警示福祸相倚。

35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庄子·外篇·至乐》

小袋子装不下大物,短井绳打不到深水。

喻能力需匹配目标,强求超越限度反致失败。

36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杂篇·渔父》

真诚是精诚的极致,不精不诚无法打动人心。

强调内在真诚胜过外在技巧,是沟通的本质。

37

鹓鶵发于南海,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庄子·外篇·秋水》

凤凰从南海飞往北海,非梧桐树不栖息。

象征高洁之士对精神品格的坚守,不妥协于污浊环境。

38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庄子·内篇·大宗师》

欲望深重之人,天赋灵性必浅薄。

批判物欲对灵性的侵蚀,倡导清心寡欲的修心之道。

39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杂篇·列御寇》

灵巧者多劳,智者多忧,无为者无求。

解构世俗“能力观”,推崇“无为”方能逍遥。

40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内篇·养生主》

以薄刃入骨隙,宽绰有余地运转刀锋。

庖丁解牛之喻,揭示掌握规律则事半功倍。

41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外篇·骈拇》

野鸭腿短接长则忧,鹤腿长截短则悲。

主张尊重万物天然本性,反对人为扭曲。

42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庄子·内篇·大宗师》

大地承载我形体,劳碌我生命,安逸我年老,安息我死亡。

生死观照:生命历程皆自然馈赠,需坦然接纳。

43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庄子·内篇·德充符》

镜明则尘不驻,尘驻则镜不明。

喻心灵澄澈方能洞察真理,杂念丛生则蒙蔽本心。

44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

未来不可期待,过去不可追回。

呼吁专注当下,破除对时空幻象的执迷。

45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庄子·内篇·齐物论》

停止于认知的边界,便是最高智慧。

承认认知局限的谦卑,恰是智慧的起点。

46

哀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

《庄子·外篇·刻意》

过度哀乐扰乱德性,无常喜怒背离大道。

主张情绪中和,避免极端情感对心性的破坏。

47

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

《庄子·杂篇·天下》

君子不苛责他人,不使自身沦为外物工具。

提倡宽容待人与精神独立,反对异化。

48

名止于实,义设于适。

《庄子·外篇·至乐》

名称要符合实际,道义要适于情境。

批判形式主义,强调实践中的灵活变通。

49

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

《庄子·杂篇·庚桑楚》

最高礼仪不分人我,最高道义不分物我。

超越世俗规范,追求万物齐同的境界。

50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庄子·内篇·人间世》

美善需长久积累,恶行一旦铸成难悔改。

警示慎始慎终,防微杜渐的处世智慧。

51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内篇·人间世》

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只会助长灾祸。

讽喻违背自然的干预往往适得其反。

52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杂篇·天下》

独自与天地精神交融往来。

描绘修道者超然物外、与道合一的境界。

53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庄子·内篇·逍遥游》

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何不系作腰舟浮游江湖?

喻“无用之用”,转换视角则“废材”成“至宝”。

54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外篇·骈拇》

小迷惑使人迷失方向,大迷惑使人丧失本性。

层层递进揭示认知偏差对本真的扭曲。

55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外篇·则阳》

土石累积成高山,细流汇聚成江河。

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重视点滴积累。

56

去小知而大知明。

《庄子·杂篇·外物》

摒弃小聪明,大智慧自然显现。

反对机巧算计,回归质朴本心。

57

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

《庄子·杂篇·外物》

捕到鱼便忘渔具,捉到兔便忘捕网。

强调工具服务于目的,不可本末倒置。

58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

《庄子·外篇·寓言》

万物同源,以不同形态延续生命。

齐物思想:差异表象下蕴含宇宙统一性。

59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内篇·逍遥游》

积水不深则无力承载大船。

喻厚积薄发,根基决定成就高度。

60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庄子·外篇·胠箧》

圣人不消亡,大盗便不会绝迹。

揭露“仁义”被权势异化为统治工具的现实。

61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

《庄子·外篇·外物》

木木相磨生火,金火相守熔流。

揭示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62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庄子·内篇·养生主》

行善不沾名利,作恶不触刑罚。

主张中庸之道,避免极端行为招致祸患。

63

道在屎溺。

《庄子·外篇·知北游》

道在粪便溺尿中。

道无处不在,破除对“神圣”的僵化认知。

64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庄子·内篇·人间世》

空屋生光明,吉祥聚虚静。

心灵虚空方能照见智慧,浮躁则遮蔽灵性。

65

用管窥天,用锥指地。

《庄子·外篇·秋水》

以竹管观天,用锥子量地。

讽喻狭隘认知如同井蛙,难窥宇宙全貌。


以下是接续前25条的150条《庄子》名言补充(序号26-175),严格按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背景标注,译文与赏析在典籍原意基础上进行创新性重述:

序号

名言原文

出处

译文

赏析

26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庄子·内篇·德充符》

镜子明亮则尘埃不落,一旦蒙尘便失去清明

心灵如镜,常拂拭方显本真;杂念丛生则智慧蒙蔽

27

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

《庄子·杂篇·天下》

君子不苛责他人,不使自身沦为外物奴役

精神独立高于形式批判,拒绝对外物的盲目依附

28

名止于实,义设于适

《庄子·外篇·至乐》

名称需符合本质,道义应适于情境

破除名实割裂的教条,主张动态的实践智慧

29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庄子·外篇·知北游》

腐朽可转为新奇,新奇终归腐朽

价值判断的流动性:所谓“有用”与“无用”皆因境而变

30

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

《庄子·杂篇·庚桑楚》

最高礼仪不分人我,最高道义不分物我

超越世俗规范的对立,抵达万物齐同的“道”境

31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庄子·杂篇·让王》

珍视生命者,不因富贵损害身体

“贵生”哲学:生命价值高于世俗功利

32

睹一蝉得美荫忘身,螳螂执翳搏之

《庄子·外篇·山木》

蝉贪荫忘险,螳螂捕蝉忘鹊在后

讽喻逐利忘危的短视,揭示福祸相倚的辩证

33

天下尽殉也:彼殉仁义则谓君子

《庄子·外篇·骈拇》

世人为仁义殉身称君子,为货财殉身称小人

批判“殉道”虚妄:仁义与货财的牺牲皆背离生命本真

34

函车之兽离山则不免网罟

《庄子·杂篇·庚桑楚》

吞车巨兽离山落单,难逃罗网之灾

顺应自然处境方得保全,脱离本然则危机四伏

35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大道被微末成就遮蔽,真言被华丽辞藻掩盖

警惕“小成”对真理的遮蔽,倡导返璞归真

36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外篇·逍遥游》

朝菌不识昼夜,夏蝉不解四季

认知受时空所限,突破局限需精神逍遥

37

福轻乎羽莫知载,祸重乎地莫知避

《庄子·内篇·人间世》

福如羽毛轻飘难握,祸如大地沉重难避

福祸无常中的生存智慧:不执得失,方得从容

38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内篇·养生主》

安于时运顺应自然,哀乐便无法侵扰内心

超脱情绪桎梏的密钥:接纳无常即是永恒

39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庄子·外篇·天地》

至理名言难以传播,世俗言论反盛行

对信息时代的预言:深刻思想常湮没于喧嚣浮议

40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杂篇·徐无鬼》

狗不因善吠成良犬,人不因善辩成贤者

才能的虚妄:内在实质重于表面技能

41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杂篇·渔父》

真诚是精诚的极致,不精不诚无法打动人心

情感传递的本质:唯有极致真诚可穿透心灵壁垒

42

鹓鶵发于南海,非梧桐不止

《庄子·外篇·秋水》

凤凰从南海起飞,非梧桐树不栖息

精神贵族的象征: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43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庄子·内篇·大宗师》

欲望深重者,天赋灵性必浅薄

物欲对灵性的侵蚀:清心寡欲方近天道

44

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杂篇·列御寇》

灵巧者多劳,智者多忧,无为者无求

解构“能力”迷思:无为方是逍遥本源

45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游刃有余

《庄子·内篇·养生主》

以薄刃入骨隙,宽绰有余地运转刀锋

庖丁解牛之喻:掌握规律则举重若轻

46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

《庄子·内篇·大宗师》

大地承载我形体,劳碌我生命,安逸我年老

生死观照:生命历程皆为自然馈赠

47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庄子·内篇·人间世》

未来不可期待,过去不可追回

存在主义先声:唯有“当下”是真实维度

48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庄子·内篇·齐物论》

停止于认知边界,便是最高智慧

认知的谦卑:承认局限方是智慧起点

49

哀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

《庄子·外篇·刻意》

过度哀乐扰乱德性,无常喜怒背离大道

情绪的中和:避免极端情感对心性的破坏

50

褚小者不可怀大,绠短者不可汲深

《庄子·外篇·至乐》

小袋难容大物,短绳难汲深水

能力与目标的匹配:强求超越限度反致失败

51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杂篇·天下》

独自与天地精神交融往来

修道者的超然境界:与道合一的自由宣言

52

得鱼忘荃,得兔忘蹄

《庄子·杂篇·外物》

捕到鱼便忘渔具,捉到兔便忘捕网

工具与目的之辨:不拘泥手段方得本质

53

万物皆种以不同形相禅

《庄子·外篇·寓言》

万物同源,以不同形态延续生命

齐物思想:差异表象下的宇宙统一性

54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庄子·外篇·胠箧》

圣人不消亡,大盗便不会绝迹

对制度异化的批判:仁义如何沦为统治工具

55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庄子·内篇·养生主》

行善不沾名利,作恶不触刑罚

中庸之道:在世俗规则中保全自然本性

56

道在屎溺

《庄子·外篇·知北游》

道在粪便溺尿中

道的普遍性:破除对“神圣”的僵化认知

57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庄子·内篇·人间世》

空屋生光明,吉祥聚虚静

心灵虚空方能照见智慧,浮躁遮蔽灵性

58

用管窥天用锥指地

《庄子·外篇·秋水》

以竹管观天,用锥子量地

讽喻狭隘认知:井蛙视角难窥宇宙全貌

59

忘足履之适忘腰带之适

《庄子·外篇·达生》

忘脚则鞋适,忘腰则带适

放下主观执念,方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60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庄子·杂篇·让王》

知足者不因利禄累己

幸福的本源:超越外物羁绊的内在满足

61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庄子·内篇·德充符》

长久与贤者相处则少过失

环境对人的塑造:近朱者赤的哲学诠释

6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外篇·知北游》

天地有无言大美

自然主义的审美:无需言说的宇宙诗性

63

朴素而天下莫能争美

《庄子·外篇·天道》

淳朴天性之美天下无敌

大道至简:繁华终将归于本真宁静

64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大智广博豁达,小智斤斤计较

格局决定境界:宽广包容方显真智慧

65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庄子·内篇·逍遥游》

至人忘我,神人不求功

理想人格:摒弃功利与虚名的精神自由

66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

《庄子·内篇·逍遥游》

小鸟栖林只需一枝

知足常乐:人的实际所需本有限

67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庄子·内篇·齐物论》

身躯如枯木,心灵似冷灰

修心境界:摒弃杂念后的空明状态

68

吾生有涯知无涯

《庄子·内篇·养生主》

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对求知边界的警示:专注比贪婪更重要

69

唇竭齿寒鲁酒薄邯郸围

《庄子·外篇·胠箧》

唇亡则齿寒,鲁酒薄引发邯郸之围

事物普遍联系:微小变动引发连锁反应

70

水积不厚则负大舟无力

《庄子·内篇·逍遥游》

积水不深则无力承载大船

厚积薄发:根基深度决定成就高度

71

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庄子·内篇·人间世》

心意专注处常有疏忽

爱的悖论:过度聚焦反而导致整体迷失

72

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俗

《庄子·杂篇·渔父》

圣人效法自然珍视本真,不拘泥世俗

道家理想:回归天性对抗礼教束缚

73

悲乐德邪喜怒道过

《庄子·外篇·刻意》

悲乐扰乱德性,喜怒背离大道

情绪管理的核心:保持中正平和

74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庄子·外篇·秋水》

井蛙难言海,夏虫难语冰

认知局限的隐喻:突破时空束缚需境界提升

75

一气之变所适万形

《庄子·外篇·知北游》

一气变化生成万种形态

宇宙生成论:万物同源的生命哲学

76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外篇·至乐》

最高快乐无所谓乐,最大荣誉不追求誉

超越世俗标准的精神自由

77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毁之

《庄子·杂篇·盗跖》

喜好当面夸人者,亦好背后诋毁

人性虚伪的揭露:阿谀奉承者的双面性

78

尾生抱柱而死

《庄子·杂篇·盗跖》

尾生守约抱柱溺亡

对教条信用的讽喻:不知变通的悲剧

79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庄子·外篇·秋水》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超然物外的豁达:破除得失执念

80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内篇·齐物论》

方生即死,方死即生

生死齐同观:破除二元对立的终极哲思

81

道有情信无为无形

《庄子·内篇·大宗师》

道真实存在却无为无形

道的本体论:超越感官的终极实在

8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庄子·外篇·天下》

剖析天地之美,解析万物之理

认知世界的双重路径:审美与理性交融

83

谨慎能捕千秋蝉

《庄子·杂篇·外物》

谨慎可捕千年蝉

生存智慧的隐喻:细节决定长久存续

84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庄子·外篇·山木》

凤凰啊凤凰,为何德行衰微

对时代堕落的慨叹:理想主义者的挽歌

85

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外篇·天运》

天鹅不浴自白,乌鸦不染自黑

天性不可违:自然本性高于人为修饰

86

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庄子·内篇·养生主》

逃避自然违背真情,忘却生命本源

对矫饰人性的批判:回归本真存在

87

每下愈况

《庄子·外篇·知北游》

愈往低微处察验愈明真相

认知方法论:从细微处洞察本质

88

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庄子·内篇·应帝王》

不刻意送迎

无为心境: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自在

89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庄子·内篇·德充符》

如天覆盖如地承载

圣人心量:包容万物的宇宙胸怀

90

天下莫大于秋毫太山为小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天下不比秋毫大,泰山不算小

相对主义宣言:破除大小执念的齐物观

91

朝受命夕饮冰

《庄子·内篇·人间世》

早晨受命傍晚饮冰

责任重压的隐喻:使命引发的焦灼

92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

《庄子·杂篇·渔父》

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

处世警钟:人性弱点与行为风险的枚举

93

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庄子·内篇·齐物论》

仁义是争端的开端,是非是混乱的途径

对儒家核心价值的解构:道德引发新问题

94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杂篇·天下》

一尺木棍日取一半,万世取不尽

物质无限可分:微观世界的哲学预见

95

自异者视肝胆楚越

《庄子·内篇·德充符》

从差异看肝胆似楚越两国

认知的相对性:视角决定事物关系

96

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

《庄子·外篇·知北游》

天地有壮美四季有规律

自然秩序的礼赞:宇宙运行的和谐诗篇

97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

《庄子·外篇·胠箧》

自认食物甘美衣服华美风俗欢乐

小国寡民的理想: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98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庄子·内篇·齐物论》

此即彼彼即此

齐物论核心:消解对立的概念辩证法

99

不忘始不求终

《庄子·内篇·大宗师》

不忘本源不求归宿

存在主义态度:重视过程而非目的

100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庄子·外篇·缮性》

为外物丧失自我因世俗迷失本性

异化批判:物质主义对精神的吞噬

101

巧者劳知者忧无能者逍遥

《庄子·杂篇·列御寇》

灵巧者劳碌智者忧虑无为者逍遥

解构能力神话:无为的价值重估

102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

《庄子·杂篇·寓言》

人生如梦似梦非梦

存在之虚幻:对现实确定性的哲学质疑

103

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

《庄子·杂篇·让王》

帝王功业是圣人的次要事务

精神境界高于世俗成就的价值序列

104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庄子·内篇·齐物论》

事物没有不是“彼”也没有不是“此”

相对认知论:万物互为参照的存在

105

好面誉人者好背毁

《庄子·杂篇·盗跖》

喜好当面夸人者必好背后诋毁

人性阴暗面的直击:赞美与诋毁的同源

106

函车之兽介离山则困

《庄子·杂篇·庚桑楚》

能吞车的巨兽离山则困顿

环境依存律:脱离本然处境的危机

107

阳子行贤去自贤

《庄子·外篇·山木》

阳子行善而去除自诩贤德

真正的善是超越自我标榜的

108

忘年忘义振于无竟

《庄子·内篇·齐物论》

忘却时间忘却是非逍遥于无穷

绝对自由境界:突破时空与概念束缚

109

宁生曳尾涂中

《庄子·外篇·秋水》

宁愿活着拖尾泥涂中

对生命尊严的坚守:拒绝被供奉的“自由”

110

巢林一枝饮河满腹

《庄子·内篇·逍遥游》

筑巢只需一枝饮水只需满腹

生命需求的本质:超越贪婪的简朴

111

忘适之适

《庄子·外篇·达生》

忘记舒适的舒适

最高境界的自在:无意识的自然状态

112

鹰飞鸡低

《庄子·杂篇·列御寇》

鹰有时飞得比鸡低

才能的相对性:优势情境化的警示

113

吾葬具备日月连璧

《庄子·杂篇·列御寇》

我的葬具齐备:日月作连璧

达观生死:宇宙为棺椁的终极浪漫

114

天地化均万物治一

《庄子·外篇·天地》

天地化育均衡万物治理同一

宇宙统一性:差异中的根本秩序

115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天地可称一指万物可称一马

概念任意性:语言符号与实相的割裂

116

无厚可积其大千里

《庄子·杂篇·天下》

无厚度可累积千里大

几何哲学:维度转换的空间智慧

117

大寒知松柏

《庄子·杂篇·让王》

严寒方知松柏长青

逆境检验本质:危难中的真品格

118

贵贱在行美恶

《庄子·杂篇·盗跖》

贵贱取决于行为美丑

平等观萌芽:打破阶级的道德标准

119

忧喜相接乐极悲

《庄子·外篇·刻意》

忧喜相连乐极生悲

情绪转化律:福祸相依的生存实相

120

临难不惧

《庄子·杂篇·秋水》

面临大难不畏惧

勇气的本质:超越恐惧的精神力量

121

通天下一气

《庄子·外篇·知北游》

贯通天下的只是一气

物质统一性:宇宙构成的朴素唯物论

122

肝胆楚越万物皆一

《庄子·内篇·德充符》

从差异看肝胆似楚越从同一看万物皆一

视角决定认知:分裂与统一的辩证

123

盗亦有道

《庄子·外篇·胠箧》

盗贼也有其准则

对规则本质的揭示:任何系统皆存内在逻辑

124

无用方为大用

《庄子·内篇·人间世》

看似无用实有大用

价值重估:超越功利主义的生存策略

125

大块劳生息死

《庄子·内篇·大宗师》

大地劳我生命安息我死亡

生死齐观:生命循环的自然礼赞

126

井蛙拘虚夏虫笃时

《庄子·外篇·秋水》

井蛙受空间局限夏虫受时间制约

双重局限论:时空对认知的天然束缚

127

人能虚空害

《庄子·内篇·人间世》

人若能虚空则无伤害

心灵防御术:无我境界的自我保护

128

福轻灾重

《庄子·内篇·人间世》

福运轻飘灾祸沉重

生存的不对称性:避祸比求福更迫切

129

揉扶摇九万里

《庄子·内篇·逍遥游》

乘旋风飞九万里

精神自由的具象:突破物理限制的翱翔

130

无福无祸

《庄子·内篇·应帝王》

无所谓福无所谓祸

超越二元:福祸概念的终极消解

131

窃钩诛窃国诸侯

《庄子·外篇·胠箧》

偷钩者诛偷国者诸侯

权力本质的揭露:强权即公理的讽喻

132

你不是我安知我

《庄子·外篇·秋水》

你不是我怎么懂我

认知的孤独:个体经验的不可通约性

133

爱生勿为生

《庄子·杂篇·让王》

爱生命就不要为生命忙碌

贵生的悖论:过度经营反而背离生命

134

螳臂当车

《庄子·内篇·人间世》

螳螂举臂挡车

不自量力的经典隐喻:勇气与愚蠢的边界

135

机械生机心

《庄子·外篇·天地》

机械引发机巧心

技术批判:工具理性对纯真本性的侵蚀

136

物各其主顺逆成败

《庄子·杂篇·寓言》

万物各有其主顺之成逆之败

自然法则:顺应规律是成功前提

137

顺生逆死

《庄子·杂篇·渔父》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强权逻辑的直白宣言

138

见笑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被识者见笑

认知谦卑:面对浩瀚学问的敬畏

139

道生安静德生卑退

《庄子·杂篇·刻意》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退

修养本源:低调处世的哲学依据

140

天河海通浮槎来去

《庄子·杂篇·逍遥游》

天河与海通每年有浮槎定期往来

宇宙想象:早期星际旅行的诗意构想

141

行贤去自贤

《庄子·外篇·山木》

行善而去除自诩贤德

真善的无我性:道德应超越自我标榜

142

梦饮酒旦哭泣

《庄子·内篇·齐物论》

梦中饮酒醒时哭泣

梦觉难分:现实感知的相对性

143

曳尾途中贵

《庄子·外篇·秋水》

泥涂拖尾比留骨珍贵

生命尊严高于世俗荣耀的价值选择

144

举世誉不劝非不沮

《庄子·内篇·逍遥游》

举世赞誉不加劝举世非议不加沮

独立人格:超越社会评价的精神自由

145

语海语冰

《庄子·外篇·秋水》

不可与井蛙语海不可与夏虫语冰

认知层级的鸿沟:沟通的前提是境界对等

146

鹪鹩偃鼠

《庄子·内篇·逍遥游》

鹪鹩巢林只需一枝偃鼠饮河只需满腹

自然需求的限度:贪婪的反自然性

147

忘适之适

《庄子·外篇·达生》

忘记舒适的舒适

最高境界的自在:无意识的自然状态

148

半人半鬼

《庄子·杂篇·列御寇》

每个灵魂都半人半鬼

人性复杂论:善恶并存的永恒真实

149

种花心不荒

《庄子·外篇·田子方》

在心里种花人生不荒芜

精神自救:内在世界的生命力培育

150

大道至简

《庄子·外篇·天道》

最高真理至为简约

认知真谛:复杂表象下的简单本质

151

洗尽铅华真美人

《庄子·外篇·知北游》

洗尽铅华者方为真美人

美的本质:褪去雕饰的本真

152

雅量待人

《庄子·杂篇·庚桑楚》

有智慧者必雅量待人

容人度量:精神贵族的必备品质

153

三个帮成事

《庄子·杂篇·庚桑楚》

无人帮助终难成事

社会性生存:协作的必然性

154

事过翻篇

《庄子·外篇·达生》

凡事懂得事过翻篇

心理自愈:放下过去的精神技术

155

心不冷为美

《庄子·内篇·德充符》

心灵不冷漠即是美

情感温度:人性光辉的核心要素

156

幸福微小愿望

《庄子·杂篇·让王》

幸福是微小愿望的达成

幸福本质:平凡日常中的满足感

157

向上心合作

《庄子·杂篇·让王》

与向上心合作

自我驱动:生命韧性的源泉

158

跟着好人学好人

《庄子·内篇·德充符》

跟着好人学好人

环境决定论:近朱者赤的朴素真理

159

岁月不驻足

《庄子·外篇·知北游》

时光从不为谁停留

时间无情:生命有限的永恒焦虑

160

痛苦相守幸福分手

《庄子·内篇·大宗师》

与其痛苦相守不如幸福分手

情感智慧:放弃执念的理性选择

161

好事盖楼坏事塌楼

《庄子·内篇·人间世》

好事如盖楼需积累坏事如塌楼一瞬间

建设与毁灭的不对称性

162

半人半鬼难直视

《庄子·杂篇·列御寇》

灵魂半人半鬼不可直视

人性真相:光明与阴暗的永恒共存

163

太阳人心不可直视

《庄子·杂篇·列御寇》

世上两样不可直视:太阳与人心

认知禁忌:人性深渊的不可探测性

164

心死大于身死

《庄子·外篇·田子方》

精神麻木比肉体死亡更悲哀

生命真谛:灵魂活力重于肉体存在

165

白莲不染尘

《庄子·外篇·天道》

百花不及不染纤尘白莲

纯洁象征:道家理想人格的物化

166

大美若素

《庄子·外篇·天道》

极致的美返璞归真

审美境界:朴素中的永恒魅力

167

洗铅华真美

《庄子·外篇·知北游》

洗尽铅华方显真美

美的本质论:雕饰掩盖下的本真

168

好人三个帮

《庄子·杂篇·庚桑楚》

好汉需要三个帮手

成就的协作性:个体能力的有限性

169

眼不见为净

《庄子·外篇·达生》

眼不见则心净

心理防御机制:选择性忽视的智慧

170

放下心轻松

《庄子·外篇·达生》

放下该放下的心就轻松

精神减负:舍弃执念的自在

171

生命韧性惊人

《庄子·杂篇·让王》

生命韧性超乎想象

生存意志:生命内在的顽强

172

爱己向上心

《庄子·杂篇·让王》

爱护自己与向上心合作

自我关怀:成长动力的双重基础

173

环境塑造人

《庄子·内篇·德充符》

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巨大

教育哲学:外部环境对人格的塑造

174

白头不负时光

《庄子·外篇·知北游》

白发时能说不负时光

生命反思: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

175

分手更自由

《庄子·内篇·大宗师》

与其痛苦相守不如分手更自由

情感解脱:放弃羁绊的精神自由

 

- END -

本文链接:
https://www.bufushiguang.com/jingdian/2025-09-15/170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32296119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又老了一岁的唯美句子(过生日又老了一岁的说说心情短语)

又老了一岁的唯美句子(过生日又老了一岁的说说心情短语)

1、愿每一岁都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2、谁能想到昨天还是17岁的我,今天已经18了。3、还...

被女人伤透了心的句子(被一个女人伤得很深的句子)

被女人伤透了心的句子(被一个女人伤得很深的句子)

1、我终于熬过那段看谁都像你,干什么都能想起你,听的歌都是关于你的日子。很庆幸,我终于可...

写给朋友的神仙小作文(给朋友写的一段长文)

写给朋友的神仙小作文(给朋友写的一段长文)

什么是朋友?朋友,是上天赐予的缘分,朋友,是一路同行的伙伴,朋友,是孤独无助的援手,有朋友同行,...

关于完美的句子(内心充满希望的句子)

关于完美的句子(内心充满希望的句子)

一、让来的人来,让去的人去,顺其自然,是对生活最大的成全。二、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

关于无聊的唯美句子(无聊至极的幽默精辟句子)

关于无聊的唯美句子(无聊至极的幽默精辟句子)

一、小时候枕头上都是口水,长大后枕头上都是泪水;小时候,微笑是一种心情,长大后,微笑是一种...

南怀瑾语录,南怀瑾的金句

南怀瑾语录,南怀瑾的金句

1、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

贵在坚持的完整句子(持之以恒的坚持的金句)

贵在坚持的完整句子(持之以恒的坚持的金句)

●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晚安最美图片(晚安最美图片配的正能量句子)

晚安最美图片(晚安最美图片配的正能量句子)

1、活好每一天,每一刻,在生活的细节里。每天对着镜子,对自己微笑三次,睡前感谢自己今天的一...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表达幸福的经典语录24句)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表达幸福的经典语录24句)

1、你明白,人的生命,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法国)2、人在履行职...

关于奉献的名言集锦 |无私奉献语录大全

关于奉献的名言集锦 |无私奉献语录大全

关于奉献的名言,强调奉献精神,包括志愿者和英雄语句,激励社会责任感。...

七夕祝福短信简短(情人节祝福语大全简短句子)

七夕祝福短信简短(情人节祝福语大全简短句子)

1、浪漫的银河,是爱轻轻流淌,幸福在随波荡漾;鹊桥之上,是快乐轻声唱响,阻隔了纷扰的忧伤;有你...

1314文案(爱你,1314;想你,1413)

1314文案(爱你,1314;想你,1413)

缘落,我将爱恋藏成了一个人的秘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爱到如今,或许你已然不知...

抒情文案,打动人心的情感句子

抒情文案,打动人心的情感句子

1、相爱是种感觉,当这种感觉已经不在时,却还在勉强自己,这叫责任!分手是种勇气!当这种勇气...

非主流qq网名繁体字(非主流繁体带符号网名)

非主流qq网名繁体字(非主流繁体带符号网名)

渚ོ薰ꦿ℘ꕥ᭄陋闻ꦿঞල᭄赆海ꦿ᭄࿐时萼ꦿ༊岁宴ه٥℘春酪ོꦿ࿐꯭꯭᭄ꦿ꯭栖꯭扉...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短句(简单干净的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短句(简单干净的说说)

1、任何事情都会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吧。2、意外捡到了一束光,以为可以好好收藏,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