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名人名言 |学习方法和激励语录
最后更新 :2025-09-28 22:35:27

序号 |
名言内容 |
作者 |
年份/出处 |
---|---|---|---|
1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孔子 |
《论语》 |
2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
《论语》 |
3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子 |
《论语》 |
4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
《论语》 |
5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
《论语》 |
6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孔子 |
《论语》 |
7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孔子 |
《论语》 |
8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孔子 |
《论语》 |
9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子思 |
《礼记·中庸》 |
10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礼记》 |
古代 |
11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礼记》 |
古代 |
12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礼记》 |
古代 |
13 |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
《礼记》 |
古代 |
14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礼记》 |
古代 |
15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大学》 |
古代 |
16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 |
《荀子·劝学》 |
17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 |
《荀子·劝学》 |
18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 |
《荀子·劝学》 |
19 |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荀子 |
《荀子·劝学》 |
20 |
学不可以已。 |
荀子 |
《荀子·劝学》 |
21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子 |
《庄子·养生主》 |
22 |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
庄子 |
《庄子·天下》 |
23 |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
荀子 |
《荀子·儒效》 |
24 |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荀子 |
《荀子·大略》 |
25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孟子 |
《孟子·尽心下》 |
26 |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孟子 |
《孟子·尽心下》 |
27 |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
孟子 |
《孟子·尽心下》 |
28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29 |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30 |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31 |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32 |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孟子 |
《孟子·离娄下》 |
33 |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
孟子 |
《孟子·离娄下》 |
34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 |
《孟子·告子下》 |
35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孟子 |
《孟子·告子下》 |
36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37 |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38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
孟子 |
《孟子·梁惠王上》 |
39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 |
《孟子·梁惠王上》 |
40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 |
《孟子·公孙丑下》 |
41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
《孟子·公孙丑下》 |
42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 |
《孟子·滕文公下》 |
43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44 |
登泰山而小天下。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45 |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46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47 |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48 |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49 |
其进锐者,其退速。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50 |
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51 |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52 |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孟子 |
《孟子·尽心下》 |
53 |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孟子 |
《孟子·尽心下》 |
54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
孟子 |
《孟子·尽心下》 |
55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 |
《孟子·尽心下》 |
56 |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孟子 |
《孟子·万章上》 |
57 |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孟子 |
《孟子·万章上》 |
58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
孟子 |
《孟子·万章下》 |
59 |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孟子 |
《孟子·万章下》 |
60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1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2 |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3 |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4 |
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5 |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6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7 |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68 |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孟子 |
《孟子·尽心上》 |
69 |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孟子 |
《孟子·离娄下》 |
70 |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
孟子 |
《孟子·离娄下》 |
71 |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
孟子 |
《孟子·离娄下》 |
72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孟子 |
《孟子·离娄上》 |
73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孟子 |
《孟子·离娄下》 |
74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尚书》 |
古代 |
75 |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
古代 |
76 |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尚书》 |
古代 |
77 |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尚书》 |
古代 |
78 |
诗言志,歌永言。 |
《尚书》 |
古代 |
79 |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尚书》 |
古代 |
80 |
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
《尚书》 |
古代 |
81 |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 |
《尚书》 |
古代 |
82 |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
《尚书》 |
古代 |
83 |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
《尚书》 |
古代 |
84 |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尚书》 |
古代 |
85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尚书》 |
古代 |
86 |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
《尚书》 |
古代 |
87 |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
《尚书》 |
古代 |
88 |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
《尚书》 |
古代 |
89 |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
《尚书》 |
古代 |
90 |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
《尚书》 |
古代 |
91 |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尚书》 |
古代 |
92 |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
《尚书》 |
古代 |
93 |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尚书》 |
古代 |
94 |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
《尚书》 |
古代 |
95 |
德惟治,否德乱。 |
《尚书》 |
古代 |
96 |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
《尚书》 |
古代 |
97 |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
《尚书》 |
古代 |
98 |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
《尚书》 |
古代 |
99 |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
《尚书》 |
古代 |
100 |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
《尚书》 |
古代 |
101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
《尚书》 |
古代 |
102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
《尚书》 |
古代 |
103 |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
《尚书》 |
古代 |
104 |
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
《尚书》 |
古代 |
105 |
谦受益,满招损。 |
《尚书》 |
古代 |
106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尚书》 |
古代 |
107 |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
《尚书》 |
古代 |
108 |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
《尚书》 |
古代 |
109 |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
《尚书》 |
古代 |
110 |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
《尚书》 |
古代 |
111 |
民可近,不可下。 |
《尚书》 |
古代 |
112 |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
《尚书》 |
古代 |
113 |
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
《尚书》 |
古代 |
114 |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
《尚书》 |
古代 |
115 |
玉石俱焚。 |
《尚书》 |
古代 |
116 |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尚书》 |
古代 |
117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
《尚书》 |
古代 |
118 |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
《尚书》 |
古代 |
119 |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
《尚书》 |
古代 |
120 |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
《尚书》 |
古代 |
121 |
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
《尚书》 |
古代 |
122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尚书》 |
古代 |
123 |
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 |
《尚书》 |
古代 |
124 |
惟治乱在庶官。 |
《尚书》 |
古代 |
125 |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 |
《尚书》 |
古代 |
126 |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
《尚书》 |
古代 |
127 |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
《尚书》 |
古代 |
128 |
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
《尚书》 |
古代 |
129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尚书》 |
古代 |
130 |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
《尚书》 |
古代 |
131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大学》 |
古代 |
132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 |
古代 |
133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大学》 |
古代 |
134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大学》 |
古代 |
135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大学》 |
古代 |
136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大学》 |
古代 |
137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大学》 |
古代 |
138 |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大学》 |
古代 |
139 |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
《大学》 |
古代 |
140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大学》 |
古代 |
141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大学》 |
古代 |
142 |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
《大学》 |
古代 |
143 |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
《大学》 |
古代 |
144 |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
《大学》 |
古代 |
145 |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
《大学》 |
古代 |
146 |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大学》 |
古代 |
147 |
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
《大学》 |
古代 |
148 |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
《大学》 |
古代 |
149 |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
《大学》 |
古代 |
150 |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大学》 |
古代 |
151 |
君子必慎其独也。 |
《大学》 |
古代 |
152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
《大学》 |
古代 |
153 |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大学》 |
古代 |
154 |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
《大学》 |
古代 |
155 |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
《大学》 |
古代 |
156 |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
《大学》 |
古代 |
157 |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孟子》 |
古代 |
158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孟子》 |
古代 |
159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
古代 |
160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 |
古代 |
161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 |
古代 |
162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
《孟子》 |
古代 |
163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孟子》 |
古代 |
164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孟子》 |
古代 |
165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孟子》 |
古代 |
166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
《孟子》 |
古代 |
167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孟子》 |
古代 |
168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
《孟子》 |
古代 |
169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 |
古代 |
170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孟子》 |
古代 |
171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
《孟子》 |
古代 |
172 |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孟子》 |
古代 |
173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孟子》 |
古代 |
174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孟子》 |
古代 |
175 |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
《孟子》 |
古代 |
176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 |
古代 |
177 |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
《孟子》 |
古代 |
178 |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孟子》 |
古代 |
179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
《孟子》 |
古代 |
180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 |
古代 |
181 |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
《孟子》 |
古代 |
182 |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
《孟子》 |
古代 |
183 |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
《孟子》 |
古代 |
184 |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
《孟子》 |
古代 |
185 |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孟子》 |
古代 |
186 |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
《孟子》 |
古代 |
187 |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孟子》 |
古代 |
188 |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
《孟子》 |
古代 |
189 |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
《孟子》 |
古代 |
190 |
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
《孟子》 |
古代 |
191 |
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
《孟子》 |
古代 |
192 |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
《孟子》 |
古代 |
193 |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
《孟子》 |
古代 |
194 |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
《孟子》 |
古代 |
195 |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
《孟子》 |
古代 |
196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
《孟子》 |
古代 |
197 |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
《孟子》 |
古代 |
198 |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
《孟子》 |
古代 |
199 |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
《孟子》 |
古代 |
200 |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
《孟子》 |
古代 |
- END -
本文链接: https://www.bufushiguang.com/jingdian/2025-09-28/171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32296119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暗示放弃一个人的古诗(情已断缘已尽的古诗句子)

1、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2、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描写松树的句子 超优美(赞美松树品格的优美诗句)

一、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白居易《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松树》二...
古语骂人的话高深的(骂人骂得很文雅的古文)

一、厌汝者十者多有六,汝良乎?二、笑人齿缺曰:狗洞大开。三、母之,诚彼娘之非悦!四、定当顶...
描写郁金香园的句子(描写郁金香漂亮的优美句子)

1、进入花卉展区,雨停了,天空中射下了一道金色的光芒。一大片花海映入眼帘。每个品种的郁...
感谢妻子默默付出的话(20句)

1、 平日里你忙,平日里你累,今日时光很珍贵。三八妇女节,驱散所有的疲惫,愿你好好休息,开心的...
qq个性签名伤感短句(伤感又有深意的个性签名)

1、当经年的风,吹拂如沙的记忆;回忆的窗口,是否还依旧留守着一段浓郁芬芳,是否许一片繁华...
工作格言励志简短,激励工作的经典句子

心中有梦,才能看到远方。心中有路,才能走得踏实。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成功的道路...
重阳节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重阳节朋友圈文案的唯美短句)

1、重阳节,孝行天下,爱满人间。2、让时光慢一点,让陪伴久一点。3、暖心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七十周年国庆诗词(献给国庆七十周年诗歌)

建国七十周年,举国欢庆,看祖国上下,倍感骄傲和自豪,填“沁园春”一首,今天无意中翻到,喜录于此...
老有所乐的优美句子(形容老年人惬意生活的短语)

1、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便是幸福。2、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精神生活充实就是老人的幸福了。...
放弃爱情的句子唯美短句(高情商暗示放弃一个人的句子)

1、明明不喜欢为什么还要装作很爱。2、拿文字去记录心情,缺乏安全感。3、爱你就像呼吸,教...
一句精彩结束语大全(年终总结经典霸气结束语)

1、要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要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要保持“咬定青山不...
海上钢琴师经典语录,《海上钢琴师》最精彩的十句话

1. 宁愿一生孤独,我不愿随波逐流 2. 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精神会崩溃的 3. 城市那么大,...
母亲节收到女儿礼物很感动的句子(晒收到女儿礼物的说说)

1、老娘养你没白养啊。。简直要感动的哭出声音来。。2、快来看,快来看,我儿送我礼物了!!...
经典名句大全人生哲理,人生哲理名言集锦

1.如果有人拿你不当回事,没必要生气,更别拼了命去表现,非要证明自己多出色会累死你,拿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