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名句 |《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解析

最后更新 :2025-10-07 21:14:28

序号

名言内容

翻译解析

作者

出处/年份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孔子

《论语·学而》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孔子

《论语·学而》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

《论语·学而》

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曾子

《论语·学而》

5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会稳固。

孔子

《论语·学而》

6

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

孔子

《论语·学而》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

《论语·学而》

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立身处世,四十岁能不被外界迷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

《论语·为政》

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

《论语·为政》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孔子

《论语·为政》

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孔子

《论语·为政》

1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孔子

《论语·为政》

13

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到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孔子

《论语·为政》

14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孔子

《论语·八佾》

15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主按照礼来使用臣子,臣子用忠心来侍奉君主。

孔子

《论语·八佾》

16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选择住处不选在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算明智呢?

孔子

《论语·里仁》

17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

《论语·里仁》

18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富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

孔子

《论语·里仁》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真理,当晚死去都可以。

孔子

《论语·里仁》

2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

《论语·里仁》

2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想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内心自我反省。

孔子

《论语·里仁》

2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出游,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孔子

《论语·里仁》

2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恐惧。

孔子

《论语·里仁》

24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

孔子

《论语·里仁》

25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孔子

《论语·公冶长》

2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孔子

《论语·公冶长》

27

三思而后行。

经过多次考虑,然后再去做。

孔子

《论语·公冶长》

2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孔子

《论语·雍也》

2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

《论语·雍也》

3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孔子

《论语·雍也》

3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成功,也使别人能成功;自己想通达,也使别人能通达。

孔子

《论语·雍也》

32

君子周急不继富。

君子周济急需的人,而不给富人添富。

孔子

《论语·雍也》

33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孔子

《论语·雍也》

34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孔子

《论语·述而》

3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

《论语·述而》

36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

《论语·述而》

3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用功忘记吃饭,快乐得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孔子

《论语·述而》

38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知识的人。

孔子

《论语·述而》

3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改正自己。

孔子

《论语·述而》

4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孔子

《论语·述而》

41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孔子

《论语·述而》

42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奢侈了就会不谦逊,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不谦逊,宁可寒酸。

孔子

《论语·述而》

4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安详舒泰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舒泰。

孔子

《论语·子路》

4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曾子

《论语·泰伯》

45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孔子

《论语·泰伯》

4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追不上,学到了又怕丢掉。

孔子

《论语·泰伯》

4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孔子

《论语·子罕》

48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美色一样的人。

孔子

《论语·子罕》

49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

孔子

《论语·子罕》

5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孔子

《论语·子罕》

5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孔子

《论语·子罕》

5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孔子

《论语·子罕》

53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孔子

《论语·乡党》

54

未知生,焉知死?

还没弄清楚生,怎么能弄清楚死呢?

孔子

《论语·先进》

55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做到这点,天下就都归于仁了。

孔子

《论语·颜渊》

5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

《论语·颜渊》

57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内心反省而不感到惭愧,那还有什么可忧愁和恐惧的呢?

孔子

《论语·颜渊》

58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

孔子

《论语·颜渊》

5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孔子

《论语·颜渊》

60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带头走正路,谁敢不走正路呢?

孔子

《论语·颜渊》

6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说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

孔子

《论语·子路》

6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别人也会跟着做;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

孔子

《论语·子路》

63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只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孔子

《论语·子路》

64

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果决。

孔子

《论语·子路》

6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讲求和谐。

孔子

《论语·子路》

6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安详舒泰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舒泰。

孔子

《论语·子路》

67

刚、毅、木、讷近仁。

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孔子

《论语·子路》

68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孔子

《论语·宪问》

69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孔子

《论语·宪问》

70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

孔子

《论语·宪问》

71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孔子

《论语·宪问》

7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孔子

《论语·宪问》

7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孔子

《论语·宪问》

74

不怨天,不尤人。

不埋怨天,不责备人。

孔子

《论语·宪问》

7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磨快他的工具。

孔子

《论语·卫灵公》

7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孔子

《论语·卫灵公》

77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孔子

《论语·卫灵公》

7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79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孔子

《论语·卫灵公》

80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孔子

《论语·卫灵公》

81

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仁德,即使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孔子

《论语·卫灵公》

82

有教无类。

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育,没有等级区别。

孔子

《论语·卫灵公》

83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孔子

《论语·卫灵公》

84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某人话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某人不好而否定他说的好话。

孔子

《论语·卫灵公》

85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德行。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孔子

《论语·卫灵公》

86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孔子

《论语·阳货》

87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孔子

《论语·阳货》

88

割鸡焉用牛刀?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孔子

《论语·阳货》

89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用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爬洞的小偷吧?

孔子

《论语·阳货》

90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孔子

《论语·阳货》

91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这真难啊!

孔子

《论语·阳货》

92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孔子

《论语·阳货》

9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孔子

《论语·微子》

94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

孔子

《论语·微子》

95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

孔子

《论语·季氏》

96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孔子

《论语·季氏》

97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件事要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思考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表情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思考是否恭敬,说话要思考是否诚实,做事要思考是否认真,遇到疑问要思考如何向人请教,生气时要思考后果,看见可得的要思考是否合乎义。

孔子

《论语·季氏》

98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

《论语·季氏》

99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大吃大喝为快乐,是有害的。

孔子

《论语·季氏》

100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事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等到壮年,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好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孔子

《论语·季氏》

序号

名言内容

翻译解析

作者

出处/年份

10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孔子

《论语·颜渊》

102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事情就办不成。

孔子

《论语·子路》

10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别人也会跟着做;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

孔子

《论语·子路》

104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只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孔子

《论语·子路》

105

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果决。

孔子

《论语·子路》

10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讲求和谐。

孔子

《论语·子路》

10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安详舒泰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舒泰。

孔子

《论语·子路》

108

刚、毅、木、讷近仁。

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孔子

《论语·子路》

109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孔子

《论语·宪问》

11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孔子

《论语·宪问》

11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

孔子

《论语·宪问》

112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孔子

《论语·宪问》

113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孔子

《论语·宪问》

114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孔子

《论语·宪问》

115

不怨天,不尤人。

不埋怨天,不责备人。

孔子

《论语·宪问》

11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磨快他的工具。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1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18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19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0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1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2

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仁德,即使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3

有教无类。

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育,没有等级区别。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4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某人话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某人不好而否定他说的好话。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6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德行。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7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孔子

《论语·阳货》

128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孔子

《论语·阳货》

129

割鸡焉用牛刀?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孔子

《论语·阳货》

130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用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爬洞的小偷吧?

孔子

《论语·阳货》

131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孔子

《论语·阳货》

13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这真难啊!

孔子

《论语·阳货》

133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孔子

《论语·阳货》

134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孔子

《论语·微子》

135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

孔子

《论语·微子》

136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

孔子

《论语·季氏》

137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孔子

《论语·季氏》

138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件事要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思考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表情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思考是否恭敬,说话要思考是否诚实,做事要思考是否认真,遇到疑问要思考如何向人请教,生气时要思考后果,看见可得的要思考是否合乎义。

孔子

《论语·季氏》

13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

《论语·季氏》

140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大吃大喝为快乐,是有害的。

孔子

《论语·季氏》

141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事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等到壮年,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好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孔子

《论语·季氏》

142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孔子

《论语·尧曰》

143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孔子

《论语·公冶长》

144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孔子

《论语·公冶长》

145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即使只有十八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

孔子

《论语·公冶长》

146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

《论语·雍也》

147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专心致力于使百姓走向正义,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

孔子

《论语·雍也》

14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孔子

《论语·雍也》

149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可以被人摧折,不可以被人陷害;可以被人欺骗,不可以被人愚弄。

孔子

《论语·雍也》

150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孔子

《论语·雍也》

15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

《论语·述而》

15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

《论语·述而》

15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

《论语·述而》

15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忘记吃饭,快乐得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孔子

《论语·述而》

155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知识的人。

孔子

《论语·述而》

15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改正自己。

孔子

《论语·述而》

15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孔子

《论语·述而》

158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孔子

《论语·述而》

159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奢侈了就会不谦逊,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不谦逊,宁可寒酸。

孔子

《论语·述而》

16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安详舒泰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舒泰。

孔子

《论语·子路》

16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曾子

《论语·泰伯》

16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孔子

《论语·泰伯》

163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追不上,学到了又怕丢掉。

孔子

《论语·泰伯》

16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孔子

《论语·子罕》

165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美色一样的人。

孔子

《论语·子罕》

166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

孔子

《论语·子罕》

16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孔子

《论语·子罕》

16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孔子

《论语·子罕》

16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孔子

《论语·子罕》

170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孔子

《论语·乡党》

171

未知生,焉知死?

还没弄清楚生,怎么能弄清楚死呢?

孔子

《论语·先进》

172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做到这点,天下就都归于仁了。

孔子

《论语·颜渊》

17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

《论语·颜渊》

174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内心反省而不感到惭愧,那还有什么可忧愁和恐惧的呢?

孔子

《论语·颜渊》

175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

孔子

《论语·颜渊》

176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带头走正路,谁敢不走正路呢?

孔子

《论语·颜渊》

177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的品德好比风,小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孔子

《论语·颜渊》

178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选拔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邪恶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

孔子

《论语·颜渊》

179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曾子

《论语·颜渊》

180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教导手下办事的人,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

孔子

《论语·子路》

18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说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不能兴起来;礼乐制度兴不起来,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孔子

《论语·子路》

182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即使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孔子

《论语·子路》

18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别人也会跟着做;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

孔子

《论语·子路》

184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孔子

《论语·子路》

185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孔子

《论语·子路》

186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孔子

《论语·子路》

18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讲求和谐。

孔子

《论语·子路》

188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孔子

《论语·子路》

18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安详舒泰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舒泰。

孔子

《论语·子路》

190

刚、毅、木、讷近仁。

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孔子

《论语·子路》

191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孔子

《论语·宪问》

192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政治清明,要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要正直,言语要谦顺。

孔子

《论语·宪问》

193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但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

孔子

《论语·宪问》

194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孔子

《论语·宪问》

195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孔子

《论语·宪问》

196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看见利益便能想到该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说是完美的人了。

孔子

《论语·宪问》

197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孔子

《论语·宪问》

198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孔子

《论语·宪问》

19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孔子

《论语·宪问》

200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不埋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天吧!

孔子

《论语·宪问》

 

- END -

本文链接:
https://www.bufushiguang.com/jingdian/2025-10-05/173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32296119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名人名言摘抄50字,值得摘抄的名人句子

名人名言摘抄50字,值得摘抄的名人句子

1. 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2. 胜利的道路...

祝福祖国简短8个字(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句字)

祝福祖国简短8个字(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句字)

1.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不管是村落里的万家灯火,还是城市里的霓虹夜景,祖国最...

每天都是好心情的句子(愿你每天充满阳光都有好心情的句子72句)

每天都是好心情的句子(愿你每天充满阳光都有好心情的句子72句)

1、天亮了,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起床吧,呼吸清新,拥抱阳光;微笑吧,快乐心情,开心一天。早上好,愿...

老八语录(B站老八的经典语录合集)

老八语录(B站老八的经典语录合集)

三顾茅坑篇 第一顾系:老铁们啊,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老八做不到的。还是那句话,今天老八,挑...

正能量的句子 人生感悟 努力工作,工作努力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

正能量的句子 人生感悟 努力工作,工作努力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

1. 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2. 不要等待成功而是去追求它。3. 工作就像放大...

关于人生的名言,人生格言哲理句子

关于人生的名言,人生格言哲理句子

1、打破沉默,到达世界的尽头,坚强的有尊严的活着,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敢于解开捆住手脚的...

说说简单气质一句话霸气,干净气质短句

说说简单气质一句话霸气,干净气质短句

一、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三观不合,别瞎凑合。二、有些人,一旦错过了,真得谢天谢地,锣鼓喧天,...

心情变好的句子(瞬间让人开心的温暖句子)

心情变好的句子(瞬间让人开心的温暖句子)

一、这个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一定要记住...

励志人生格言,人生格言积极简短

励志人生格言,人生格言积极简短

1.无论何时,都要相信自己,你的可能性是无限的。2.永远拒绝平凡,让生活变得不凡。3.人生就...

午后咖啡心情简短句子(适合午后享受喝咖啡时光的句子)

午后咖啡心情简短句子(适合午后享受喝咖啡时光的句子)

窗外,已是不一样的风景,或许是因为秋风过于清凉,秋雨过于缠绵,云朵过于美丽。这就是秋天,树树...

隐藏式表白(10个非常隐秘的微信代码表白方式)

隐藏式表白(10个非常隐秘的微信代码表白方式)

把这些代码发送出去,然后让对方长按翻译,会有隐藏效果哦:1.微信发送:xoxo(满屏出现亲亲表情)2...

有一种幸福叫陪伴父母的说说(多回家陪陪老人的经典说说)

有一种幸福叫陪伴父母的说说(多回家陪陪老人的经典说说)

1、您抚养我长大,我却还在让您操心,只愿时光能缓,父母不老。2、岁月静好,愿时光能缓,父母不老...

从一句话看懂人生,看完这些赞美郭德纲的话,你也会吸氧大笑!

从一句话看懂人生,看完这些赞美郭德纲的话,你也会吸氧大笑!

1.发脾气是本能,能忍住是本事。2.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3.人生在世,谁都会吃屎,但别...

关于蚂蚁名言名句(形容蚂蚁勤奋的短句)

关于蚂蚁名言名句(形容蚂蚁勤奋的短句)

1、以后就要做一只坚毅的蚂蚁,要做一只努力又坚强的蚂蚁!踩自己的人太无理,可以不理!2、达...

失败让我懂得了坚强(10篇懂得了坚强作文)

失败让我懂得了坚强(10篇懂得了坚强作文)

福楼拜曾经说过:“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中产生的挑战以...

最新文章